重庆育才中学高2017级上期入学考试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
第Ⅰ卷(选择题)
一.选择题(本题共13小题,每小题6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符合要求)
1.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( )
A.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,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
B.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的参与
C.细胞膜、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
D.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、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一定相同
2.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,正确的是( )
A.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、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
B.植物细胞中液泡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
C. 生物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就可进行自由扩散
D.叶肉细胞内H2O的生成和O2的产生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
3.下列关于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叙述,错误的是( )
A.在双链DNA中,A和T的分子数之和始终等于C和G的分子数之和
B.基因内某个碱基对被替换,其遗传效应可能不变
C.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,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
D.基因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该基因的特异性
4.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,正确的是( )
A.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
B.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将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
C.可遗传变异均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
D.如果某人体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,那么该人不可能患遗传病
5.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,正确的是( )
A.探索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,可用斐林试剂替代碘液进行检测
B.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,因此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
C.黑藻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,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
D.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,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
6.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,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,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( )
A.甲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,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
B.乙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,8条染色单体,8个核DNA分子
C. 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
D.乙是初级卵母细胞,则丙为次级卵母细胞,丁最可能为卵细胞
7.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、焦炭、空气、石灰石等,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(二氧化硅)
B.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,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
C.工业上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制取,N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
D.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,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
8.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 )
A.标准状况下,22.4 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
B.常温常压下,1.06 g Na2CO3含有的Na+数目为0.02NA
C.将含1molFeCl3的溶液制得的Fe(OH)3胶体中含胶粒数为NA(假设所有的FeCl3都转化为Fe(OH)3胶体)
D.物质的量浓度为0.5 mol·L-1 MgCl2溶液中,含有Cl-个数为NA
9.下列实验可行的是( )
A.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
B.用量筒量取20.83ml 12mol/L的浓硫酸配制250ml 1mol/L稀硫酸
C.用浓硫酸干燥CO2、SO2、HI等酸性气体
D.用稀HNO3能鉴别Mg、Na2CO3、NaAlO2、Na2SiO3四种固体
10.Na2O2、Cl2、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Na2O2、Cl2、SO2依次属于电解质、单质、非电解质
B.Na2O2、Cl2、SO2的漂白原理相同
C.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,褪色更快
D.在Na2O2中阴、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
11.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( )
A.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、FeI2的溶液中,缓慢通入氯气:I—、Br—、Fe2+
B.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、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:Cl—、Br—
C.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+、Cu2+的溶液中加入铁粉:Cu2+、Fe3+
D.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+、Al3+的溶液中,逐滴加入NaOH溶液:H+、Al3+、Al(OH)3
二、选择题:本题共8小题,每小题6分。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第14~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,第19~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。全部选对的得6分,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,有选错的得0分。
12.如图15所示,物体A、B、C质量分别为m、2m、4m,A与天花板间,B与C之间用轻弹簧连接,当系统平衡后,突然将A、B间绳烧断,在绳断的瞬间,A、B、C的加速度分别为(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) ( )
A. g,g,g
B.-5g,-2g,0
C.-6g,3g,0
D.-g, 3g, g
13. 2016年8月16日凌晨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“墨子号”送入太空轨道,它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。“墨子号”量子卫星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,其离地面高度为500km。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:( )
A.“墨子号”运行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线速度小
B.“墨子号”运行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线速度大
C.“墨子号”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周期大
D.“墨子号”运行角速度比同步卫星角速度小
第Ⅱ卷
三、非选择题: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。第22题~第32题为必考题,每个考生必须作答,第33~39题为选考题,考生根据要求作答。
(一)必考题(共129分)
14.(5分)
某同学利用如图22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。
(ⅰ)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,沿水
平桌面滑行,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,落点
记为M1;
(ⅱ)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、3条、4条……
同样的橡皮筋,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,重复步骤(ⅰ),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、M3、M4……;
(ⅲ)测量相关数据,进行数据处理。
(1)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,不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(填正确答案标号)。
A.小物块的质量m B.橡皮筋的原长x
C.橡皮筋的伸长量Δx D.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
E.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
(2)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、W2、W3、……,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、L2、L3、……。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,则应以W为纵坐标、 为横坐标作图,才能得到一条直线。
(3)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,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(填“偶然误差”或“系统误差”)。
23.(10分)用如图23实验装置验证m1 、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。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,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,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,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。下图23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: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,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(图中未标出),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。已知m1= 50.0g 、m2=150.0g ,则(g取9.80m/s2,23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)